中山大学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深化调查研究 破解发展难题
“我目前正在做一个跨学科的基础研究课题,涉及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学校理学部成立后,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光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郭娜可以突破院系限制,更加便利地得到生命科学、化学等专业教师的辅导,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
如何打通学科交叉培养的堵点?中山大学通过推进学部制改革,将学校近70个院系,特别是相近学科的院系有机融汇起来,成立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等七大学部,将规模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学校统筹相同和相近学科的人才培养标准、学术标准与学术评价,促进跨院系、跨学科人才培养,交叉融通,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山大学紧紧锚定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创新高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点任务,坚持以学促干,加快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学校将调查研究和推动发展紧密结合,真正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实际成效。
在调查研究中突出问题导向
中山大学聚焦新建院系发展不平衡、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不健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待完善等问题,深入研究分析拿出破解难题的“真办法”,切实解决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短板。
“要深入实际、深入一线,防止无意义调研、扎堆调研、多头调研。专题调研要聚焦关键、突出重点,调研主题不要太大太多。”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说,学校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制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师生急难愁盼问题,真、准、实深入调查研究。
中山大学建立调查研究统筹协调机制、动态更新机制、督促指导机制、成果交流共享机制。学校还开发并上线主题教育调查研究信息系统,统筹调研安排,强化调查研究全周期、全过程管理,助力资源共用、信息共享,避免扎堆调研,引导“合并同类项”,推动组团式调研。
同题共研破发展难题
按照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双一流”学科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9类主题,校领导班子成员领题调研、同题共答、同题共研,找准实题、摸清实情、提出实策。全校研究确定133个调研选题,其中校领导选题13个、职能部门选题44个、院系及附属医院选题76个。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说,为推动调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成效,学校细化明确问题、任务、责任和成果转化清单,动真碰硬抓检视整改。中山大学组织开展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建立办实事问题清单,对标对表、动态更新。
目前,中山大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已梳理48个问题,院系及附属医院列出76份问题清单。学校研究确定调研成果转化清单和专项整治方案,台账式、项目化推进整改,打通堵点淤点难点,切实解决突出问题。
把问题清单转变为成果清单
如何更好发挥高校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作用?中山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有组织科研模式创新,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发展建新功。学校推进建设天琴计划、“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华南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聚焦服务国家战略,着力推动主题教育成果的转化运用。中山大学牢记“国之大者”,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和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各项任务中,在学思践悟中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招实招新招。
中山大学还将主题教育与提高师生幸福感结合起来,切实想师生所想、忧师生所忧、急师生所急。学校建立“接诉即办”工作系统,畅通师生反映问题渠道;大幅提升研究生资助标准和比例,平均涨幅达26%;完成统一教师业绩库建设,提升财务报销效率,为教师科研人员减负。学校还建设校园一码通,改造学生宿舍,增加校区间班车,改善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通讯员 李建平 黎鉴远 中国教育报记者 刘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