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教师就假日经济发展接受《成都日报》理论版专访
时间: 2023-05-01
来源: 西华大学招生信息网
浏览量: 6749
收藏
4月28日,《成都日报》第六版(理论版)刊发了对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副主任陈睿的专访,就《如何让“假日经济”变为“平日经济”》进行了深度访谈。深度访谈内容如下:“小长假去哪里玩?”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许多人计划出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未来三个月计划增加支出的项目中,旅游消费超过了社交文化和娱乐、购房等多个选项,环比提升了近11个百分点。而多个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国内机票、酒店、景区门票、跟团游等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长线游和出境游需求或将出现“井喷”。“假日经济”强劲的复苏势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经济活跃程度和巨大的需求潜力。但是,“假日经济”也有其特殊的周期和波动性,表现出数量与质量不同步、规模与效益不同步的特征。锦观智库就此专访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副主任陈睿,探讨如何让人们从“一次出行”变成“长期关注”,使“假日经济”得以常态化延伸,将活跃度和经济效应能够延续至“平日”,让“假日经济”变为“平日经济”。假日经济新趋势:数字技术介入个性需求浮现锦观智库:作为一种利用节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的行为,假日的玩法已经不同于过去的旅游出行,呈现出多样的形式。您认为,当前的“假日经济”展现出了哪些新特点,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陈睿: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为11天。加上双休日,全年的节假日合计为115天(或11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31.4%-31.7%。可见,节假日期间的经济活动在全年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假日经济”主要涉及一般商品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文化内容消费3个领域,并能有效带动金融、通讯、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支持和促进“假日经济”发展,对充分发挥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释放内需潜力,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假日经济的发展,在消费侧和供给侧都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第一,数字技术全面介入假日经济的生产消费环节,大大提升了消费的便利性和供给的有效性。假日经济的发展方式也逐步从传统门店向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向演进。同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虚拟人等新兴技术将带来更丰富的体验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第二,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假日消费的内涵更加丰富。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体验,希望通过旅游获取更多的文化、绿色、健康等多元价值。比如,成都基于“西岭雪山”旅游景区,发展冰雪运动,宣传冰雪文化,就取得了良好成效。第三,体验式、定制化消费成为趋势,假日旅游的新场景不断涌现。在假日消费中,消费者更加愿意选择能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享受沉浸式体验的产品与服务,从而对相关产品的可定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露营旅游、文化节庆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健身旅游等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特种兵式旅游”上热搜 反映文旅旺盛需求锦观智库:近期,“淄博烧烤”“特种兵式旅游”等词条频上热搜,引发网友们的关注。这是否从侧面反映出人们旺盛的旅游出行需求?从城市的角度,应该如何打造属于自身的文旅IP名片,让假日经济变得更长效更可持续,从现在的“假日”变为“平日”?陈睿:这些频上热搜的现象表明,假日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强大的需求支撑。更重要的是,这说明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已不再是传统的观光式旅游,而是更加强调旅游过程中的深度体验、文化氛围和个性化定制。从城市的角度来看,打造自身专属的文旅IP名片,实现对网络流量有效导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深度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基于内容创意实现IP转化。重点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等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梳理,提炼出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元素和旅游亮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具有差异化和创新性的内容创意,应用品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打造文旅IP名片。第二,高度重视和拓展网络宣传渠道,依据受众特性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充分利用平台进行推广,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口碑营销。增加网络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的可能性和有效性。第三,推出多样化、个性化、可定制的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文化旅游需求。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形态,结合自身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基于深度体验的文化旅游产品。同时,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口碑。总体来看,节假日期间的经济活动与工作日期间的经济活动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假日经济的消费通常具有集中性、爆发性、短时性的特点。但是,通过对制度安排的优化,持续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让劳动者可以自行选择年休时段,同时对产品服务进行创新,应用新技术,我们就有可能将假日经济对消费和生产的短时促进效应,扩展到更长的时间范围,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和创造新的需求,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稳定的消费群体。破解假日经济乱象需市场政府两端发力锦观智库:当前,部分地方的旅游市场存在服务同质化、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消费乱象时有发生,对假日经济的发展不利。您认为,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陈睿: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消费乱象是影响假日经济发展的几个最突出的共性问题。具体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从政府的角度:第一,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建立旅游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第二,加强对旅游市场主体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整体水平。第三,鼓励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创新。开发和推广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服务与产品,不断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整体品质。第四,引导和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智慧旅游、体验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型业态的发展,促进行业整体提质增效。从市场的角度:第一,深入研究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特点。结合自身资源情况,根据性别、年龄等市场细分要素,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精细化用户画像,推出符合深度体验、个性化定制要求的新型旅游产品。第二,高度重视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旅游市场主体应将确保和提升服务质量视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加强对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规范旅游服务过程中各关键环节的相关流程,提高服务的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第三,牢固树立诚信经营意识,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建立旅游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制定市场主体共同遵守的行业规范。加强旅游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共同维护和促进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顺应融合趋势让消费场景主题化智能化数字化锦观智库:从人文风光到自然景色,从日间经济到夜间经济,从美食享受到购物体验,融合正在成为消费的新趋势。对于成都来说,要适应近年来国内假日消费的新需求,应该如何通过文博、文旅、文创等深度融合,进一步打造或改造假日消费场景,为假日经济赋能?陈睿:近年来,成都深度推进数字化赋能,打造“文旅新场景”,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旅IP名片,为假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成都而言,应积极主动适应“融合”的趋势,促进文博、文旅、文创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打造和创新假日消费场景,为成都假日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第一,进一步挖掘成都特色文化,打造主题化消费场景。针对不同季节、重大节日,挖掘具有成都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结合武侯祠、锦里、宽窄巷子等历史文化地标,推出主题化的消费场景。如春节花市、庙会、端午龙舟赛、音乐节美术展等。重点发展夜间经济,打造美食文化、民俗文化的体验新场景,吸引更多游客夜间消费。第二,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应用,打造智能化消费场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相关技术,推进城市观景台建设,融合餐饮、商场、文博、自然景观等多种要素,建设既充分体现成都历史文化底蕴,又充分体现成都现代化大都市风貌的智能化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更加智能的全新消费体验。第三,强化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打造文化消费新品牌。基于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代表性文博资源,应用现代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理念和技术。深度应用数字化技术,以文创产品为原点,将成都文化元素向动漫、影视、音乐、舞台剧、产品设计等领域拓展,逐步打造成都数字文创的品牌体系。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张舟附全文链接:http://www.cdrb.com.cn/epaper/cdrbpc/202304/28/c114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