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西华大学外语课堂: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时间: 2021-01-07
来源: 西华大学招生信息网
浏览量: 9439
收藏
近日,“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在北京落下帷幕,由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李学芹、彭旭、王成珍3位老师组成的团队凭借出色的发挥,获得本科英语组全国一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从左至右依次为:王成珍、李学芹、彭旭 2020年6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然而,如何将外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如何挖掘外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外语教学中,达到育人目的……这些让不少老师一直在思考。 “外语教育是中西方语言、文化、思想的交融,如何用它讲好思政?”外国语学院李学芹老师说,相信有很多老师最开始都有这样的疑问。对于李学芹、彭旭、王成珍来说,近年他们一直在尝试探索课程思政,却始终没有一套完整的、具有西华特色的课程体系。“我们就想,借用参加比赛这个契机,好好在外语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凸显人文教育本质,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政教育体系,能应用在外语课堂教学中。”
认真筹备 外语讲授写满“中国故事” 6月学校接到参赛通知,在外国语学院的号召动员下,有3个教师团队报名参加了比赛,李学芹、彭旭、王成珍组成的教师团队就是其中之一。比赛经历了从省赛到国赛4轮激烈角逐,历时半年,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71所高校参加。3位老师过关斩将,从全国初赛的1500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并最终取得了全国一等奖。 初赛阶段,团队依托大学英语综合教材课本,以感恩节为主题,引发学生对于人生感恩的思考,从中提取适用于中国文化土壤的思政要点。如:古代部分,挖掘回顾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感恩美德。现代部分,结合疫情,挖掘中华民族展现出的感恩互助精神,最后升华主题,从全球团结抗疫自然而然地引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成功进入全国决赛后,团队选用的教材内容是《大学英语4》中Unit1 Making a Difference,“我们设定的教学主题是making a difference in other people’s lives by doing volunteering work,也就是志愿者精神,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小见大,给他人带来帮助。”彭旭说。主题合适,但如何实现思政与教学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这点非常具有挑战性,最终三位老师决定从“疫情中的志愿服务”角度出发,“选取这个材料是考虑到,一方面在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志愿精神,另一方面,在疫情中,我们更加需要这样的精神,帮助世界度过疫情难关。”李学芹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的背后是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如何让“志愿者精神”的讲授写满“中国故事”呢?李学芹说:“牢牢依托理论是基础,我们认真学习文秋芳教授提出的POA教学理论,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考虑到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全人教育的三原则。帮助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与语言知识之间的关联,帮助他们学会辨别是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爱国情怀,树立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完成基础的语音语法、词汇、课文教学后,教师会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讲述的是西方的志愿者精神,我们要做的是跳出课本,为学生讲述中国的志愿精神。”彭旭说。在这一部分教学设计中,三位老师反复提及一个词——“溯源”。志愿者精神的核心是友爱互助,为了让内容紧扣教学,老师会挖掘回顾中国文化中“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并让同学们翻译“以爱已之心爱人,则尽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诗句,“通过翻译中国古代词句,不仅符合四六级考试要求,也能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提高鉴赏能力,还能体会到全球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王成珍说。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志愿”根源后,通过疫情中的中外志愿者新闻视频视听练习、课堂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自然地完成外语学习中思想的升华。 “当然,我们的目标不是单纯地告诉学生,我们国家在疫情防控中做的努力,我们还是要扣紧making a difference这个主题。”李学芹说。许多人自发地担当志愿者、全国各省紧急驰援湖北,中国在疫情中对其他国家无私帮助和知恩图报帮助过我们的国家……这一个个新闻报道都成为了老师们的素材,“我们想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到,这就是赋予了现代意义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Together we fight! 我们从全球团结抗疫自然而然地引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的思考。”彭旭说。一名学生感慨地说道:“我为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日常积累 外语课堂充满“中国味道” 回顾比赛准备过程,三位老师异口同声说道:“难!太难了!”当时还兼顾着上网课,所有人都是在摸索中尝试。三位老师分工十分明确,李学芹善于把握课程的整体框架和高度,负责制定教学目标和规范教学环节;彭旭善于将教学理念用ppt等课程教学手段展示出来,参赛经验丰富,能较好地把控比赛现场感觉;王成珍理论功底扎实,善于学习,对课程思政前沿理论非常熟悉,确保作品的理论依据充分且详实。 准备比赛时还在暑假,三位老师各自在不同的地方,靠着每天的QQ会议开始各种筹备工作,通过反复讨论才得以确定参赛主题和材料。参加复赛时,也正是学校课程接近结束的时候,工作非常繁忙,老师们备赛工作变得更有压力。由于时间非常紧迫,“我们常常在办公室准备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能离开,连晚饭都顾不上吃,讨论出满意的结果后,回家也不休息,立即将讨论结果付诸实施,体现在教学设计ppt中,一直工作到深夜。”李学芹说。有一次,彭旭参加学校的乒乓球比赛,她抱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去了比赛现场,“该我比赛时我就上场,不该我比赛时就坐在场下做ppt,同事都说我太拼了。”彭旭笑着说。 由于是视听说课堂,课堂上会使用到大量的视听材料,每一个视听材料都要求紧扣教学主题。而这些材料是王成珍从b站、抖音、中国大学慕课、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等网站,一个一个收集来的,具体看了多少资料,王成珍自己也记不清了,“这半年,一直都在收集、更新素材,没停过。” 对于三位老师而言,他们的目标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像“盐入水中”一样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通过课程思政,让外语课堂充满“中国味道”。
聚焦平台 线上线下更有“中国范儿” 无论是比赛现场还是课堂上,每一次的课程设计都是紧紧围绕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方面。老师们除了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传授英语知识,还想通过线上线下英语学习,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外语课程思政就是要把价值观引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有意识地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始终重视价值观的引领。”李学芹说。 教材上的每一章内容,如果深入谈及,都可以发展出博大精深的学问。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只能做学生的“引路人”,剩下的就要看学生的自学能力。超星“学习通”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在该平台上发布任务,让学生搜集关于新冠病毒的英语词汇表达,阅读老师推荐的疫情相关英语新闻,熟悉近期国内外战“疫”时事。“我们还设计了评价环节,包括学生自评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评价问题的设定严格按照教学目标,进一步确保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得以完成。”彭旭说。 课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线下面授显性融入,线上网课侧重价值传播,将思政元素全方位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维度。例如讲授《大学英语3》Unit 5 Giving Thanks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课前通过问卷星发布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们认为西方的感恩节文化很有趣,但与中国文化联系不紧密,而课文内容缺乏与中国国情、时事的联系。因此,按照教学目标,老师们会使用超星发布新冠肺炎相关的高频单词、China Daily报道等学习资料,每一份资料都是老师“大浪淘沙”中精选的,“课堂时间太有限,老师要做的就是筛选有用的课外学习资料,拓展学生们的学习内容。”王成珍说。 除此之外,老师们会在课上布置一些话题让学生组织讨论。学生们在课下准备充分之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王成珍会提前为学生准备参考书目以及参考资料,让学生们大量阅读,扩展自己的视野,“在讲述万圣节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会让学生们下去了解关于中元节和清明节的常识和故事,然后在课堂上,我们在讲述完万圣节的相关知识后,会从中元节和清明节中引申出‘孝道’这一主题,让同学们充分思考和讨论。”李学芹说。此外,老师们每学期会推荐1-2门中国高校慕课平台和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上的英语课程,并将学生的在线学习成绩纳入平时成绩,并最终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 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们除了课堂上跟着老师学习,还在课下形成了一种自学氛围,自主思考、自主总结、自主消化。“介绍清明节时,王老师找了许多关于清明节的视频素材供我们学习,我们也查找了许多关于清明节的习俗。介绍到中元节时,结合中西方文化对比,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元节的独特意义。”学生说。
润物无声 外语课堂传递中国声音 在本学期最后一堂课上,王成珍给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让学生在寒假期间查找与爱情有关的古诗文,并尝试翻译和背诵一部分。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觉得很有意义。“王老师让我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中文的隽永优美,文字的强大魅力,在传承中国语言文化同时让我们更坚定文化自信。期待开学时,老师能带着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一学生许博说。 令王成珍更为惊喜的是,她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应当走向世界,同时清醒意识到他们作为青年学子,肩负着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有一回课间,王成珍给学生们播放了清华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上的波斯尼亚留学生伊瓦娜的演讲, “王老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将来用学到的英语知识,把中国故事讲给更多外国人听,我要让世界看到璀璨的中国文化。”这是学生观看视频后对王成珍说的话。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赵梓娴同学感触地说:“王老师的课堂总是能让我了解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我还记得老师播放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视频时,我几度落泪,这也让我更加了解医务人员的大爱,中华民族的强大!” “从教学成果来看,学生们更加爱国了,也更加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彭旭说。“如果我们的外语教学不重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问题,没有意识到内嵌于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文化元素对学生的巨大影响力,那就无法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李学芹说,“我们的学生有更多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好他们,让他们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作出贡献。” 对于学院及专业老师来说,外语课程思政就是要把价值观引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培养老师们的课程思政意识,外国语学院会邀请优秀的教师来校开展讲座,老师们也会自发地在群里转发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如今,学院已经组建了6个课程思政团队,未来学院还会继续加强对老师们的专项培训,并选用外语教学思政类教材,鼓励老师们录制慕课,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外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 团队老师们表示:“通过这次比赛加深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大家一起努力,挖掘外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等融入教学中,积极为课程思政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力争实现外语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最大化。”
认真筹备 外语讲授写满“中国故事” 6月学校接到参赛通知,在外国语学院的号召动员下,有3个教师团队报名参加了比赛,李学芹、彭旭、王成珍组成的教师团队就是其中之一。比赛经历了从省赛到国赛4轮激烈角逐,历时半年,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71所高校参加。3位老师过关斩将,从全国初赛的1500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并最终取得了全国一等奖。 初赛阶段,团队依托大学英语综合教材课本,以感恩节为主题,引发学生对于人生感恩的思考,从中提取适用于中国文化土壤的思政要点。如:古代部分,挖掘回顾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感恩美德。现代部分,结合疫情,挖掘中华民族展现出的感恩互助精神,最后升华主题,从全球团结抗疫自然而然地引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成功进入全国决赛后,团队选用的教材内容是《大学英语4》中Unit1 Making a Difference,“我们设定的教学主题是making a difference in other people’s lives by doing volunteering work,也就是志愿者精神,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小见大,给他人带来帮助。”彭旭说。主题合适,但如何实现思政与教学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这点非常具有挑战性,最终三位老师决定从“疫情中的志愿服务”角度出发,“选取这个材料是考虑到,一方面在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志愿精神,另一方面,在疫情中,我们更加需要这样的精神,帮助世界度过疫情难关。”李学芹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的背后是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如何让“志愿者精神”的讲授写满“中国故事”呢?李学芹说:“牢牢依托理论是基础,我们认真学习文秋芳教授提出的POA教学理论,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考虑到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全人教育的三原则。帮助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与语言知识之间的关联,帮助他们学会辨别是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爱国情怀,树立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完成基础的语音语法、词汇、课文教学后,教师会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讲述的是西方的志愿者精神,我们要做的是跳出课本,为学生讲述中国的志愿精神。”彭旭说。在这一部分教学设计中,三位老师反复提及一个词——“溯源”。志愿者精神的核心是友爱互助,为了让内容紧扣教学,老师会挖掘回顾中国文化中“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并让同学们翻译“以爱已之心爱人,则尽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诗句,“通过翻译中国古代词句,不仅符合四六级考试要求,也能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提高鉴赏能力,还能体会到全球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王成珍说。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志愿”根源后,通过疫情中的中外志愿者新闻视频视听练习、课堂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自然地完成外语学习中思想的升华。 “当然,我们的目标不是单纯地告诉学生,我们国家在疫情防控中做的努力,我们还是要扣紧making a difference这个主题。”李学芹说。许多人自发地担当志愿者、全国各省紧急驰援湖北,中国在疫情中对其他国家无私帮助和知恩图报帮助过我们的国家……这一个个新闻报道都成为了老师们的素材,“我们想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到,这就是赋予了现代意义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Together we fight! 我们从全球团结抗疫自然而然地引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的思考。”彭旭说。一名学生感慨地说道:“我为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日常积累 外语课堂充满“中国味道” 回顾比赛准备过程,三位老师异口同声说道:“难!太难了!”当时还兼顾着上网课,所有人都是在摸索中尝试。三位老师分工十分明确,李学芹善于把握课程的整体框架和高度,负责制定教学目标和规范教学环节;彭旭善于将教学理念用ppt等课程教学手段展示出来,参赛经验丰富,能较好地把控比赛现场感觉;王成珍理论功底扎实,善于学习,对课程思政前沿理论非常熟悉,确保作品的理论依据充分且详实。 准备比赛时还在暑假,三位老师各自在不同的地方,靠着每天的QQ会议开始各种筹备工作,通过反复讨论才得以确定参赛主题和材料。参加复赛时,也正是学校课程接近结束的时候,工作非常繁忙,老师们备赛工作变得更有压力。由于时间非常紧迫,“我们常常在办公室准备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能离开,连晚饭都顾不上吃,讨论出满意的结果后,回家也不休息,立即将讨论结果付诸实施,体现在教学设计ppt中,一直工作到深夜。”李学芹说。有一次,彭旭参加学校的乒乓球比赛,她抱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去了比赛现场,“该我比赛时我就上场,不该我比赛时就坐在场下做ppt,同事都说我太拼了。”彭旭笑着说。 由于是视听说课堂,课堂上会使用到大量的视听材料,每一个视听材料都要求紧扣教学主题。而这些材料是王成珍从b站、抖音、中国大学慕课、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等网站,一个一个收集来的,具体看了多少资料,王成珍自己也记不清了,“这半年,一直都在收集、更新素材,没停过。” 对于三位老师而言,他们的目标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像“盐入水中”一样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通过课程思政,让外语课堂充满“中国味道”。
润物无声 外语课堂传递中国声音 在本学期最后一堂课上,王成珍给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让学生在寒假期间查找与爱情有关的古诗文,并尝试翻译和背诵一部分。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觉得很有意义。“王老师让我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中文的隽永优美,文字的强大魅力,在传承中国语言文化同时让我们更坚定文化自信。期待开学时,老师能带着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一学生许博说。 令王成珍更为惊喜的是,她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应当走向世界,同时清醒意识到他们作为青年学子,肩负着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有一回课间,王成珍给学生们播放了清华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上的波斯尼亚留学生伊瓦娜的演讲, “王老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将来用学到的英语知识,把中国故事讲给更多外国人听,我要让世界看到璀璨的中国文化。”这是学生观看视频后对王成珍说的话。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赵梓娴同学感触地说:“王老师的课堂总是能让我了解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我还记得老师播放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视频时,我几度落泪,这也让我更加了解医务人员的大爱,中华民族的强大!” “从教学成果来看,学生们更加爱国了,也更加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彭旭说。“如果我们的外语教学不重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问题,没有意识到内嵌于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文化元素对学生的巨大影响力,那就无法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李学芹说,“我们的学生有更多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好他们,让他们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作出贡献。” 对于学院及专业老师来说,外语课程思政就是要把价值观引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培养老师们的课程思政意识,外国语学院会邀请优秀的教师来校开展讲座,老师们也会自发地在群里转发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如今,学院已经组建了6个课程思政团队,未来学院还会继续加强对老师们的专项培训,并选用外语教学思政类教材,鼓励老师们录制慕课,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外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