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档大学生成长纪实节目《大学之道》第一期播出我校团队广获好评-中南民族大学新闻网
相关搜索
点击图片可观看节目
2月28日,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联手打造的湖北首档大学生成长纪实节目《大学之道》开播,来自我校学生骨干训练营的各族青年作为节目第一期的“主角”,凭借团结热情、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走进大众视线,校内外师生校友们在观看节目后给予了一众好评。
王琼(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本片全面生动地展现了中南民族大学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主旨,充分利用学校各类资源、各种平台为各族学生提供可学习、可借鉴、可亲身实践的充满正能量的系列成长发展路径。作为法学院的老师,看到法学院的学生在学生骨干训练营中作为骨干力量成功筹备第七届民大节,非常欣慰。他们在亲身实践、克服困难、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学会担当奉献,在实践的雕琢中,成为别人眼中的那道光。学生骨干训练营的学生是三万民大学子的缩影,它昭示着各族民大学子只要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甘于奉献,都能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和提升。
宗茗(校工会办公室主任):节目向我们展示了学生骨干训练营这群志存高远、勇于开拓的学子充实而繁忙的大学生活。他们成功搭建了民大节这一展现民族团结与进步的舞台,他们精心创作了“民族团结 和筑中华”这一独具特色的快闪作品,他们共同参与民族文化交流课程,他们一起体验割水稻实践活动……他们始终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情,不断奋进、永不气馁,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学生骨干训练营只是我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一个缩影,通过激发大学生的自我培养和自我塑造,促使大学生健康和快速的成长成才,在铸造灵魂、启迪心理的过程中,展高校立德树人之道,展青年学子奋进之道。
高俊山(校团委宣传教育部部长):“石榴花开青春梦 笃信宽和一家亲”,湖北广播电视台《大学之道》节目走进学校,记录展示了民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积极投身学习和实践,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春故事。节目中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年学校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丰硕育人成果!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代代民大人勠力同心、接续奋斗,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我们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时代使命,加强改革创新,引领各族青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年力量!
汤渊(计算机科学学院辅导员):民大学子朝气蓬勃,在学校这一温暧的大家庭中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幸福成长。作为学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与新时代青年的一员,我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与学生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冉俊漫(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级学生):在观看《大学之道》节目过程中,我看到了大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模样,看到了青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底色。他们和我同在南湖畔,同在奋斗的新时代,我也将不负韶华,珍惜自己的大学光阴,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青年人!
杨可怡(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20级学生):抱着很大的期待看完了《大学之道》节目,让我兴奋并感动着。我相信片子所展现出的民大学子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感染着每一位观众。民族文化的多元多样、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在镜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让我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和对未来满满的期待。
张冉宜(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数学类2021级学生):《大学之道》节目激励了我在大学四年中追寻更多的可能,大学之道没有标准答案,希望自己在有限的青春年华中能放开顾虑去追去闯,结果重要,不后悔更重要。作为一名迈入大学校园不久的学生,我对大学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我也将制订更高的学习目标,规划好大学生活,向我的榜样靠近。
陈凌(湖北工业大学校报主编):环境优美的校园、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昂扬向上的大学生活……湖北电视台大学生成长纪实节目《大学之道》通过记录中南民族大学学生骨干训练营学子的成长,向我们全面生动展示了中南民大各族青年的生活之美、青春之美、理想之美,也让我们看到了学校在担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不忘初心使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骨干训练营在成长中释放出典型示范教育作用,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任鹏飞(苏州大学敬文书院辅导员):作为骨干训练营第一期成员,再次看到母校美丽的风景和熟悉的师长前辈,回忆起在南湖之畔的每一个瞬间,仿佛都历历在目。训练营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里有严明的工作纪律要求,有感人的各族同胞情谊,有可亲可敬的师长前辈的指导,有长期的文化精神传承。历届民大节已成为民大学子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体验之一,民族团结之花在训练营等各族同胞参与的过程中不断绚丽多彩,丰富的思政课程、文体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锻炼平台。各民族同胞相互了解尊重、相互包容欣赏、相互学习帮助,在校园里汇聚了民族团结的正能量。感谢母校栽培之恩、师长教育之爱以及好友相伴之谊,有幸在母校生活学习,并留下很多刻骨铭心的回忆和真挚美好的感情,这都是我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