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企业南京派光守护高铁安全
高铁是中国的国家名片。当你坐在飞驰的高铁列车上,静静地欣赏远处的如画风景时,你是否曾想过,谁在守护着高铁安全?
交通强国,须守住安全底线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022年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规划》提出,将安全发展贯穿于综合交通运输各领域、各环节。
2021年4月2日,台湾铁路发生惨重交通事故,台铁太鲁阁号408次列车行驶至花莲县境内的大清水隧道时,疑似与自隧道附近滑落的工程车碰撞致列车出轨。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交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持续健全铁路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
如何既能提升交通安全、又能降本增效?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南京派光”)给出了他们的探索。
构建感知平台以保障安全
高铁列车时速350公里相当于约100米/秒,刹车都要约10公里才能停得了车,所以开车是靠通信信号系统,它相当于一种交感神经系统。但是有些情况,例如山上掉了块石头、塑料布等异物飞到了轨道上,与信号没关系,即使是信号灯绿了,因为风险已经产生,也不能开车。因此,需要构建一个系统性的感知平台以保障安全,这样的感知系统就如同人体的副交感神经。
南京派光是我校89级校友石峥映于2013年5月成立,一开始纯粹做光传感相关的技术研究,2015年开始进入技术落地、场景应用的发展阶段,聚焦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领域。公司针对自然气候与地质灾害、内外部人员与作业风险、设备设施质量状态、线路外部环境等多种安全风险源,构建包含实时监测、自动感知、智能决策、科学检修与应急联动的全流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南京派光并非系统集成公司,其数据由公司自主研制的专门仪器来产生(如下图)。以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监测系统为例,系统充分利用铁路沿线既有通信光缆的冗余资源,采用先进的多参量分布式光纤探测技术,通过一根光缆实现对铁路沿线振动、应力、位移和温度等多维信息的连续实时感知。同时采用“感知+传输”复用技术,通过同一根光纤作为传输通道把沿线的图像、北斗、雷达、激光等多源信息构建大数据平台,然后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准确诊断风险类别和风险等级。系统如同在铁路沿线增加一条“千里眼+顺风耳”的感知神经,来实现铁路沿线风险事件的实时监测、快速识别、精确定位和及时预警。
安全,还要省钱
“我们以安全为导向,系统性地构建一套态势感知的系统。公司主要的价值点有两个,一个是安全,一个是省钱。”南京派光董事长石峥映介绍说。
据了解,国铁集团职工总数约200万人,地铁平均每公里需要的运营人员约50人。南京派光做这样的感知系统,为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人员投入奠定了基础和条件,从而可以为相关企业以后降本增效创造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
轨道交通是南京市八大产业链之一,以“成为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综合监测、智慧感知领域一流企业”为愿景的南京派光,与之天然契合。
“我们面对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为行业提供核心安全,数据都是保密的。我们希望代表国家意志、体现国家利益的战略投资方做我们的股东。”石峥映说。
2020年,国有资本——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入股南京派光。“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入股后,对公司信用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在政策对接等方面也会帮助我们。”石峥映表示。
石峥映是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南京市科技顶尖专家,也是连续创业者,此前的创业历程针对列车车体的安全,而南京派光针对线路的安全。在他的带领下、在各方帮助下,南京派光实现了飞速发展。
2016年,南京派光全编制的员工仅3人,5年之后变成130多人,其中研发人员占60%。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超过20%,现有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43项,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并三次获得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6月,南京派光入选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公司目前估值已达10亿元。
“我们想把铁路线路的安全做成一个全新的‘第五电’感知系统,既保证安全,也提高效率。如果这个做好了,中国高铁这个国家名片就更亮了,含金量也更高。”石峥映充满激情地说。
(来源:今日头条)